有限責任公司整體變更為股份有限公司,實收資本金額不變,企業將原賬面凈資產(包括實收資本、資本公積、盈余公積及未分配利潤)與實收資本差額部分計入資本公積。此轉入資本公積的部分,個人股東是否需要交納個稅?
一、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于股份制企業轉增股本和派發紅股征免個人所得稅的通知》(國稅發〔1997〕198號)第一條規定:“股份制企業用資本公積金轉增股本不屬于股息、紅利性質的分配,對個人取得的轉增股本數額,不作為個人所得,不征收個人所得稅。”
房地產開發企業在銷售過程中,存在下列行為
1、向來訪客戶發放禮品
2、向簽約客戶贈送禮品或家電
3、老客戶推薦朋友并成功簽約,給老客戶2000元現金獎勵。
請問,普通合伙人以100萬進行勞務出資,10年,每年10萬,請問這個勞務出資涉及個人所得稅嗎?如果合伙企業每月給這個普通合伙人發5000元的工資,是按工資薪金上個稅嗎?合伙企業是不是沒有企業所得稅,只有個人經營所得稅呢?
\
根據個人所得稅法規定:企業給員工發放的通訊補貼,并入當月工資薪金依法計征個人所得稅。
企業稅前扣除需取得真實合法有效憑證才能予以稅前扣除,通訊費未例入職工福利費范疇,不能分清受益者,需從嚴把握,取得的個人抬頭的發票不得稅前扣除。
根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的決定》(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九號)規定:
第四條 下列各項個人所得,免征個人所得稅:
(四)福利費、撫恤金、救濟金;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國令第707號)規定:
第十一條 個人所得稅法第四條第一款第四項所稱福利費,是指根據國家有關規定,從企業、事業單位、國家機關、社會組織提留的福利費或者工會經費中支付給個人的生活補助費;所稱救濟金,是指各級人民政府民政部門支付給個人的生活困難補助費。
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于生活補助費范圍確定問題的通知》(國稅發〔1998〕155號)規定:
一、生活補助費,是指由于某些特定事件或原因而給納稅人或其家庭的正常生活造成一定困難,其任職單位按國家規定從提留的福利費或者工會經費中向其支付的臨時性生活困難補助。
二、下列收入不屬于免稅的福利費范圍,應當并入納稅人的工資、薪金收入計征個人所得稅:
1.從超出國家規定的比例或基數計提的福利費、工會經費中支付給個人的各種補貼、補助;
2.從福利費和工會經費中支付給單位職工的人人有份的補貼、補助;
一、臨時工發放的工資需不需要申報個人所得稅?
二、單位員工出差補助需不需要并入工資申報交納個人所得稅?
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印發〈征收個人所得稅若干問題的規定〉的通知》(國稅發〔1994〕89號)第二條第二款規定:(二)下列不屬于工資、薪金性質的補貼、津貼或者不屬于納稅人本人工資、薪金所得項目的收入,不征稅:
根據《財政部 稅務總局關于個人取得有關收入適用個人所得稅應稅所得項目的公告》(財政部 稅務總局公告2019年第74號)規定,符合以下情形的,對當事雙方不征收個人所得稅:(一)房屋產權所有人將房屋產權無償贈與配偶、父母、子女、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兄弟姐妹…因此夫妻辦理房產更名,不征收個人所得稅。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九號)第二條規定:“下列各項個人所得,應當繳納個人所得稅:(一)工資、薪金所得;(二)勞務報酬所得……”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國令第707號)第六條規定:“個人所得稅法規定的各項個人所得的范圍:(一)工資、薪金所得,是指個人因任職或者受雇取得的工資、薪金、獎金、年終加薪、勞動分紅、津貼、補貼以及與任職或者受雇有關的其他所得。(二)勞務報酬所得,是指個人從事勞務取得的所得,包括從事設計、裝潢、安裝、制圖、化驗、測試、醫療、法律、會計、咨詢、講學、翻譯、審稿、書畫、雕刻、影視、錄音、錄像、演出、表演、廣告、展覽、技術服務、介紹服務、經紀服務、代辦服務以及其他勞務取得的所得。……”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國令第707號)第六條規定:“個人所得稅法規定的各項個人所得的范圍:(一)工資、薪金所得,是指個人因任職或者受雇取得的工資、薪金、獎金、年終加薪、勞動分紅、津貼、補貼以及與任職或者受雇有關的其他所得。”第十條規定:“個人所得稅法第四條第一款第三項所稱按照國家統一規定發給的補貼、津貼,是指按照國務院規定發給的政府特殊津貼、院士津貼,以及國務院規定免予繳納個人所得稅的其他補貼、津貼。”第十一條規定:“個人所得稅法第四條第一款第四項所稱福利費,是指根據國家有關規定,從企業、事業單位、國家機關、社會組織提留的福利費或者工會經費中支付給個人的生活補助費;所稱救濟金,是指各級人民政府民政部門支付給個人的生活困難補助費。”
你好,請問房地產企業為了促去化,開展老帶新業務,給予給老客戶的貨幣獎勵或者是實物獎勵,是否涉及個稅問題,如若涉及,房地產企業作為代扣代繳企業,應如何實現?扣除老客戶的個稅應該按照何種稅率計算?這部分個稅是應該老客戶承擔還是房地產企業承擔?期望解答,謝謝!